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竹造戲棚歷史



戲棚的發源朝代

   戲棚是由漢代開始流傳,當時的人民會在住宅院落裏建造望樓﹑蓋ㄇ字型懸山檐式宅院時,便必須搭起竹「棚閣」來輔助建築程序了。這種竹棚的用法在漢代其使用已相當普遍。因此竹棚體現古代中國雜技與民間生活的緊密關係。

歷朝戲棚變動
   節慶時,在京城裏扎棚看戲的情況隋代已有。唐代以前,民間戲曲表演仍是隨處作場的演出方式,及至宋代「勾欄」的出現,方奠定了戲曲商業化模式。為了進一步方便觀眾看得清楚,北宋更出現「露台」設施,使劇場發展大大跨進一步,其制式並沿襲至南宋。

流動竹戲棚出現的原因         
       在某一些情況下,因為不能夠胡亂找一塊空地隨聚隨散;若需要進行戲劇類表演,高出群眾幾尺的「台」,便成了分開表演者和觀眾的最佳方法。又因為原本的百戲是流動表演的,而宮廷原本也沒有規範建設「台」類建築,最方便的做法便是蓋起隨建隨拆的臨時戲台了。於是,漢代雜技中耍竹竿和爬竹竿的技藝與搭「棚閣」的功能相結合,便衍生了竹戲棚為舞台的雛型。

 戲棚的建築設計演變
     並在宋代開始出現了「舞亭」(專為跳舞表演而設的亭台)等永久式劇場建築,演變到明清兩代發展為三面環堵﹑只留一面觀看的「戲台」形式所見。在二千年後的香港,原始祭祀功能的表演,從祀神轉變至娛人,因而聚集人群形成了需要安置觀眾的特別建設﹕「看棚」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竹造戲棚的簡介

          根據資深的戲棚建築師傅陳煜光說,戲棚分為兩種,第一種名為「大金鐘」,第二種則是「四人的水放光龍船廠」,而今次的長洲北帝誕興建竹棚是「四人的水放光龍船廠」,這個竹棚是屬於小型,但能夠承受很大的力量,而且在懸掛八號的時候仍能屹立不倒。這個棚也能夠容納700名觀眾,雖然是小型的竹棚但仍然需要花約9天的時間興建。

        以前的時候,沒有燈光照明,為了讓人有足夠的光線看戲或表演,竹棚會按照月亮位置而建。

         不論在任何的地方搭建竹棚都必須在第一天的時候進行「拜地頭」的儀式,目的是告訴居住在那一個地方的鬼神,他們要在這裏開始建造竹棚,希望在這個地方能順順利利工作,沒有任何意外會在這裏發生。
          
       而紮竹有兩個方法﹕1.「紮篾」2.「索篾」,按照這兩個紮竹便能夠把竹與竹連繫起來,亦能鞏固整個竹棚。


建造竹棚有六個重要步驟。

先搭「後檐」
次建「旁寮」
次築「通光」
再建「棚朗」
後搭「舞台」
後蓋「鋅鐵」


                                          以下是竹戲棚完成的各部份                                               

最後一天師傅已經完成了頂部的鋅鐵,這能夠看出通光的位置。
觀眾進場的位置及北帝看戲的位置
戲棚完成後的側面

竹棚的建造材料


材料一﹕竹
材料二﹕杉木
材料三﹕「鋅鐵」
材料四﹕木條
材料五﹕「篾仔」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竹造戲棚的建造過程—「後檐」

先搭「後檐」

這是竹造戲棚第一天的建造過程,師傅們先搭「後檐」的部份。

(「後檐」是指後台部份的棚架)

花了一個早上的時間便完成部份的「後檐」
「後檐」的側面
最接近足球場的一部份便是「後檐」
「後檐」的後面
由圖可見後檐的部份需要較多杉木

竹造戲棚的建造過程—「旁寮」

次建「旁寮」


建造竹棚的師傅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便完成了「後檐」。

在第二天的時候,開始搭建「旁寮」。

(「旁寮」是指戲棚的四周部分)

早上的時候他們已經把「旁寮」的部份完成一半
中午亦完成「旁寮」正面的進出口位置
大致上亦完成了地面的部份,只欠竹棚的頂部
在「旁寮」的側面依然可以看到大量的竹枝,
表示竹棚尚未完成

竹造戲棚的建造過程—「棚朗」

再建「棚朗」

經過兩天之後他們便完成了「後檐」和「旁寮」,師傅們便在第三天開始搭「棚朗」的部份。

(「棚朗」是指整個棚架的外形)

師傅們正在完成竹棚的頂部,完成後整個「棚朗」便呈現在眾人的眼前
為了能夠方便興建竹棚頂部,他們會把竹豎立起來方便自己拿取搭建,也加快速度搭建
最高處的頂部還有少部份空隙,表示還未完成
「棚朗」的完整結構

竹造戲棚的建造過程—「舞台」

後搭「舞台」

四天之後他們便開始搭建舞台這個部份。


(「舞台」是指表演者表演的地方)

早上的時候師父便開始興建「舞台」
數名師傅熟練地把「舞台」的部份盡快完成
黃昏時份,竹棚被雨水洗禮,仍然屹立在北帝廟前
在一天之內師傳們已經完全把「舞台」 部份搭建完成

竹造戲棚的建造過程—「鋅鐵」

後蓋「鋅鐵」

到最後他們只要把「鋅鐵」蓋上,就完成整個戲棚的部份。


(「鋅鐵」是指把戲棚加上鐵片蓋在上面)

一個早上師傅們已經完成部份屬於頂部的「鋅鐵」
黃昏的時候,他們完全完成了整個頂部,透光部份亦開始出現
鋪上「鋅鐵」看似很容易,但從這位師傅看得出, 他們興建竹棚的每一個部份都是一絲不苟。
兩天後,勤力的他們終於把整個竹棚完成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竹造戲棚的特色及文化

戲棚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戲棚是嶺南文化,不說不知道竹造戲棚的特色及文化不單只在於外形﹑建築結構和生活歷史累積那一方面,亦都包含了應用層面上的文化和特色,即是酬神娛人和社交應酬。


戲棚的建築外形和技術
      
       戲棚有兩個外形,第一種是「大金鐘」屬於大型戲棚,能夠容納較多人,第二種則是「四人的水放光龍船廠」,是中小型戲棚,容納人數比「大金鐘」少。建築設計上會採用自然透光的技術和物理力學原理,由戲棚中可見古人當時的建築智慧和豐富的經驗如何應用於在戲棚之中。


上圖可見通光的位置及戲棚的外形
戲棚的歷史演變的文化 
        
        整個戲棚的結構是以流動的形式設置,是因在宋代以後,戲台都獨立興建在神廟大殿的庭院中央,面向神殿,不與其他建築相通連。這種設置很明顯地是為了方便靈活處理;添置或拆去戲台,均對神廟整體面貌及佈局沒有太大的影響。
        至明清時期所建立或重建的神廟,就在最初設計的時候,已把戲台納入了神廟的整體結構,可見當時在神廟中的建設戲台已經成為傳統。
  時至今日香港的神廟,一般沒有把戲台建築在其中,仍然以流動的﹑可拆可建的戲台模式,反而更接近唐代及宋的傳統了。
  
戲棚的變革顯示生活累積

  
       神功戲棚由古至今一直承傳下來,經歷朝代的洗禮,它亦因此產生不少變革。

  唐代露台是四面觀者的。不過因當時演出主要是為了酬神,露台的正前方向,不站人,只留給神享用。至元代,則在舞亭後部、二石柱間砌一土牆,形成一較淺的後台空間,使演出由四面觀看變為前、左、右三面觀看,是為中國古代戲台建築的一大重要變革。在戲台上建立固定格扇式木牆分開前後台的形式,卻是明代以後的事了。

        今天香港的神功戲戲棚,既可遮風擋雨,又可按地點的不同、以及地方大小需求而隨建隨拆,正正保留了上述宋代的戲棚形式;但戲台部分則隨戲曲的深化及成熟,繼而演變至明代以後的形制。在此展示出源遠流長的生活文化累積而得出的改變。  


戲棚的應用—酬神娛人


神功戲大多數在其中一天的日演中,會特別為是次的神誕演出一場「賀壽加官大送子」

  由中國民間神廟發展出來、臨時搭建、特定用作酬神祭祀的劇場,就是神廟建築和劇場結構有機地結為一體、以方便聚集群眾和進行儀式/演出的空間,以戲曲內容為主的表演,同時酬神娛人,實在甚為獨特。
       以香港大澳布袋澳村的洪聖爺誕神功戲酬神活動為例。洪聖爺廟前的大片空地,想是在修建時已預留下來為供劇場之用的空間,閒時既可用作休憩場地,亦可在有關酬神、節慶日子闢作戲台所在;這點亦與古時中國建神廟時,專門將戲台建設於神廟山門之外,互為緊扣的整體結構考慮十分接近。

戲棚的應用—交際場所
圖中亦有不少老人只能在這些時候才與老朋友聚會
  
  一些鄉村的居民亦視神功戲演出為娛樂活動。群眾歌娛歡慶,已遠非單一祭神目的所能涵括了。
       對香港漁村村民來說,酬神或許並不是最主要的部份,看戲不單是休息和樂趣所在,更為他們提供歷史知識和話題、聯誼固舊鄉親鄰里,更是期待與遠離家鄉的兒女子孫團聚的最佳時刻。
       一些老村民,每年都會聯袂而來看戲及順便拜神。如此便更明白為何神功戲中的正戲,多為大團圓結局,正切合了村民觀眾冀盼「團圓」的期待。
       神功戲所體現之地方文化色彩,正正貴乎其自然存留的歷史沿習及面貌,以及原居民代代流傳下來的脈絡及氛圍。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參考資料

  • 謝燕舞.小口.潘詩敏《棚.觀.集》 藝述研究社.201011月第一版
  • 04/04/2011謝燕舞小姐香港的神功戲棚與城市竹棚講座
  • 10/03/2011 陳煜光師傅竹棚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