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竹造戲棚的特色及文化

戲棚的特色及文化背景
        
       戲棚是嶺南文化,不說不知道竹造戲棚的特色及文化不單只在於外形﹑建築結構和生活歷史累積那一方面,亦都包含了應用層面上的文化和特色,即是酬神娛人和社交應酬。


戲棚的建築外形和技術
      
       戲棚有兩個外形,第一種是「大金鐘」屬於大型戲棚,能夠容納較多人,第二種則是「四人的水放光龍船廠」,是中小型戲棚,容納人數比「大金鐘」少。建築設計上會採用自然透光的技術和物理力學原理,由戲棚中可見古人當時的建築智慧和豐富的經驗如何應用於在戲棚之中。


上圖可見通光的位置及戲棚的外形
戲棚的歷史演變的文化 
        
        整個戲棚的結構是以流動的形式設置,是因在宋代以後,戲台都獨立興建在神廟大殿的庭院中央,面向神殿,不與其他建築相通連。這種設置很明顯地是為了方便靈活處理;添置或拆去戲台,均對神廟整體面貌及佈局沒有太大的影響。
        至明清時期所建立或重建的神廟,就在最初設計的時候,已把戲台納入了神廟的整體結構,可見當時在神廟中的建設戲台已經成為傳統。
  時至今日香港的神廟,一般沒有把戲台建築在其中,仍然以流動的﹑可拆可建的戲台模式,反而更接近唐代及宋的傳統了。
  
戲棚的變革顯示生活累積

  
       神功戲棚由古至今一直承傳下來,經歷朝代的洗禮,它亦因此產生不少變革。

  唐代露台是四面觀者的。不過因當時演出主要是為了酬神,露台的正前方向,不站人,只留給神享用。至元代,則在舞亭後部、二石柱間砌一土牆,形成一較淺的後台空間,使演出由四面觀看變為前、左、右三面觀看,是為中國古代戲台建築的一大重要變革。在戲台上建立固定格扇式木牆分開前後台的形式,卻是明代以後的事了。

        今天香港的神功戲戲棚,既可遮風擋雨,又可按地點的不同、以及地方大小需求而隨建隨拆,正正保留了上述宋代的戲棚形式;但戲台部分則隨戲曲的深化及成熟,繼而演變至明代以後的形制。在此展示出源遠流長的生活文化累積而得出的改變。  


戲棚的應用—酬神娛人


神功戲大多數在其中一天的日演中,會特別為是次的神誕演出一場「賀壽加官大送子」

  由中國民間神廟發展出來、臨時搭建、特定用作酬神祭祀的劇場,就是神廟建築和劇場結構有機地結為一體、以方便聚集群眾和進行儀式/演出的空間,以戲曲內容為主的表演,同時酬神娛人,實在甚為獨特。
       以香港大澳布袋澳村的洪聖爺誕神功戲酬神活動為例。洪聖爺廟前的大片空地,想是在修建時已預留下來為供劇場之用的空間,閒時既可用作休憩場地,亦可在有關酬神、節慶日子闢作戲台所在;這點亦與古時中國建神廟時,專門將戲台建設於神廟山門之外,互為緊扣的整體結構考慮十分接近。

戲棚的應用—交際場所
圖中亦有不少老人只能在這些時候才與老朋友聚會
  
  一些鄉村的居民亦視神功戲演出為娛樂活動。群眾歌娛歡慶,已遠非單一祭神目的所能涵括了。
       對香港漁村村民來說,酬神或許並不是最主要的部份,看戲不單是休息和樂趣所在,更為他們提供歷史知識和話題、聯誼固舊鄉親鄰里,更是期待與遠離家鄉的兒女子孫團聚的最佳時刻。
       一些老村民,每年都會聯袂而來看戲及順便拜神。如此便更明白為何神功戲中的正戲,多為大團圓結局,正切合了村民觀眾冀盼「團圓」的期待。
       神功戲所體現之地方文化色彩,正正貴乎其自然存留的歷史沿習及面貌,以及原居民代代流傳下來的脈絡及氛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